扫一扫
扫一扫
凭什么康之居装饰集团敢说“只做第一”

浏览:15409骆驼2019-02-14

2019128日,康之居装饰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谢坚的微信朋友圈发出了一张他们的年会图片,“只做第一”,这是他们口号。尽管这个口号曾经数年康之居可以喊得有底气,喊得名副其实。但现在应该成为一个目标。然而,康之居装饰集团依然敢这么喊,凸显了谢坚先生的信心和绝决。不过,尽管从年产值上康之居装饰这几年并不能占据头把交椅,但是具有冠军像的康之居还是有底气这么喊出来。他们的综合品牌价值在业内还是数一数二的。




谢坚总发的朋友圈



创始人情怀和开放心态

 

和很多装饰企业老板是草根出身不同,康之居装饰创始人谢坚自身就是设计师科班出身,还是真正有高水平的样板房设计大师。早年在深圳做样板间设计,后随同万科南昌第一个项目来到南昌,设计南昌万科四季花城的样板间。因此研判、挖掘南昌的设计市场,成立康之居装饰,在南昌落地生根。

2001年过,那时候南昌的装饰并不多,设计师也是屈指可数。早期成立早的、比较火的就是满堂红、经典、心诚等几家,后来才陆续有了康之居、丛一楼等等,外来的星艺、华浔、业之峰、龙发等也陆续登入南昌。

从设计师的角度创立装饰公司,谢坚可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给行业带来了另外一种情怀。这种情怀,也注定了他以及康之居更会从设计师的角度思考企业的发展以及对设计的高度认同。这种思路,在谢坚掌管公司期间,一直得以延续。正因为设计师的情怀,谢坚所掌管的康之居在管理上更加开放和自由,设计师更容易发挥自己的设计所长,他们也由此非常尊重和认同谢坚这个创始人。即便他们离开公司,几乎对谢坚在做人做事方面还是保持高度的认可。

因此,很多设计师不得不承认,在康之居呆过,但凡设计能力还不错,自身都赚了钱。无论行情好与不好,设计师都没有亏。在一些业务管控上,早期的公司高层是睁只眼闭着眼,大有邓爷爷倡导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公司安排设计师海外游学

 

人才荟萃和设计立命

 

满堂红装饰的倒闭,给康之居装饰迎来了春天。华财大厦,响彻南昌的满堂红装饰因为资金链问题突然关门,那里可是汇聚了当年众多的一线设计师。位于楼下的康之居装饰开门迎客,广纳人才。不少设计师直接去了康之居。顿时,康之居成为了替代满堂红的炙手可热的公司。当然,之后的心诚装饰在“满城蝗虫计划”下经历短暂辉煌后死去,经典装饰也由于老板的多元化发展逐步失去往日的辉煌。南来北往的大公司因为是集团制分公司,分管老总经常更换,不稳定的局面导致他们都有所发展但是并没有和他们的总公司名声相匹配。康之居装饰毫无疑问成为设计头牌,这一运,近十年有余,康之居装饰被称为设计师的“黄埔军校”,培养了无数的设计大咖,这个称号也名副其实。

确实,康之居有很完善的设计师培养体系,公司也非常注重设计师的提高和包装,它和很多装饰公司不愿意设计师出名、害怕设计师出名离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康之居鼓励设计师提高设计水平、非常希望设计师能够声名鹊起。谢坚亲自给设计师授课是家常便饭,每年会输送一大批设计师到海外去游学、见格局。这股风是康之居创立的,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

正因如此,康之居培养了非常多的设计人才,如今你认知到的很多设计大咖可能都是从那里出来。于是,设计同行经常会说一种现象:设计师从A公司跳槽到B公司,从B公司跳槽到C公司,从C公司跳槽到康之居,这是一步步往更高平台去发展。但是如果从康之居跳槽出来,就只有选择单干成立设计事务所了,只有极少部分愿意回到C或者B等其他公司,因为在他们认为,如果倒过来往下跳,说明自己设计水平不行,实属无奈之举。所以,康之居装饰的设计品牌价值有时候远远高于它定位装饰公司的价值,它就是一个设计航标,人人得之为幸。

现在很多康之居出来的设计师,已经纷纷创立各种设计公司,而且都做得风生水起。他们也时常回去,对康之居的发展无论是好是坏品头论足,对母公司的关注没有停歇过。当然,他们对有时尚达人之称、爱美女爱跑车爱喝茶的创始人谢坚的花边新闻也经常在茶余饭后咀嚼不停。谢坚本人也在不同的场合说教设计师,告诉他们设计师必须有品味、有逼格、有梦想、有远景,要学会到世界各地看设计,要会包装营销,加强品牌意识,要开跑车……他的“逼格”职场理论从来都是前沿、时尚,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他对设计人才的渴望、珍惜过于常人,他对设计师的培养更加尽心和开放。

即便这几年康之居已经没有早日老大的风光,但因为设计高度的牢牢把控,很多大牌设计师还是愿意留在公司。高度早立,理念延续,人才不断,这就是康之居有信心喊“只做第一”的资本。很多人说谢坚是“南昌设计教父”,这话某种程度上不为过。



康之居装饰集团本部

 

品牌意识和历史沉淀


很多人说康之居这几年的“不前”在于两步没走好。一是康之居国际建材馆拥有如此好的红谷滩黄金地段,就是名字取错了,如果没有“康之居”,是个独立的品牌卖场一定风生水起。有了“康之居”之名,其他装饰设计公司的设计师就不会带客户到馆里消费。第二步就是公司在中间一段时间给了其弟弟管理,谢坚则多元化去搞会所、酒吧等娱乐。同样是新丝路模特经纪公司南昌的幕后老板,这是很多老行业人都知道的事。与美女相伴,这是谢坚的生活。开创一个不一样的酒吧,这是谢坚一直的梦想。这些,他自己都承认。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当面问过谢总。他说,很多人也和他提到这个问题。但是在他眼里,康之居是一个品牌,必须做大做强,尽管建建材馆用“康之居”有风险,但是如果用其他的,就好比明明是自己的孩子,非得隐姓埋名叫别的名字,在他眼里觉得别扭。他认为做事就应该坦荡、坦诚,你可以不和我做生意,但我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和情怀有关,和会不会阻碍赚钱无关。是好是坏,看大家从哪个角度,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但是,“康之居国际建材馆”的模式确实成为当年的一个创新,到如今也无人颠覆。谢坚对品牌的意识之强可见一斑。

转眼16年过去了,康之居装饰集团在历史沉淀中发展。他们创造了很多第一,比如设计收费、设计师海外游学、外籍设计师加盟、装饰公司旗下创立高端设计机构(艺龙)、风水大讲堂、独立规模建材馆……等等。作为一个老媒体人,见证了他们的发展,行业种种企业和人的起起落落,确实也由衷地为康之居点赞。

现在谢坚全面回归管理公司, 也在逐步布局新发展,比如精装房配套装修等等。当谢坚发出“只做第一”的朋友圈的时候,很多人纷纷点赞。

不过,当下的装修市场,早已不是当日可语。至少从产值来说,传统的丛一楼、雅美居纷纷破亿,新模式全包华佑、新传奇也是超越,互联网家装爱空间据说也是总量不少,后面还有星驰、众森等一批“追兵”……格局已不是当年,不变就会落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就是现实。

所幸,康之居并没有掉得离谱,产值还是在前几位,设计高度还是牢牢把住了,高端标签非常明显,人才储备丰盛(当然,如果康之居早点启动人才回流计划,很多大牌估计现在也是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就更牛逼了),这是谢坚的聪明之处,或者说这个企业文化的优质之处。这是“后怕”于南昌的装修市场,也“惠泽”于南昌装修市场,这十年二十年了,破亿装饰公司凤毛麟角,所以,康之居敢说“只做第一”,换太原、长沙、武汉等城市,这可有点悬啊。

但是,我们还是相信康之居,至少在某些方面说“第一”,这话还是没有毛病。市场疲软,更要有有信心和勇气者。这是谢坚的骨感,更应该成为行业人的风范。

2019年,希望大家一路砥砺前行!创业不易,但每一段都应该是难忘的旅程。

(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可以交流探讨)

战略合作
深度合作
友情媒体